2025年央视春晚,自人形机器在春晚的舞台上亮相,不仅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,也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量产的开始,人形机器人行业作为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的重要方向,将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,工信部发表人形机器人发展规划意见书,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时间表,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扶持,让整个行业在全国遍地开花。国家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明确要求2025年机器人密度达500台/万人(较2020年翻倍),并重点突破“仿生感知与认知”等关键技术。在科技部“智能机器人”重点专项中,具身智能首次被单列,5年经费超20亿元。在北京成立了全国首个具身智能产业联盟,中关村提出可供2000小时/年的免费算力券,亦庄建设10万平方米人形机器人测试基地,模拟工厂、家庭等20余种场景。而深圳为了抢占先机,更是提出了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示范实施方案》,要求医院、物流园区等场景强制开放30%空间供机器人测试。此外,在上海、江苏、安徽等地同样为机器人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。当全球还在争论“人形机器人是否伪需求”时,中国政策的杠杆正在撬动场景、用场景反哺技术、用技术重塑产业链。
在这个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,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。江苏宿迁八维学校愿做每一位追梦学子的引路人,帮助大家在新赛道上跑出“加速度”,实现从“职场小白”到“技术大拿”的华丽蜕变。现在起加入我们,遇见更好的未来!